马来西亚的知识产权业务特许经营

与传统授权不同,传统授权指的是知识产权(IP)持有者仅将其权利授予第三方使用,而授权方仍保有一定的控制权,但不涉及《特许经营法》所规定的法律框架。马来西亚于1998年颁布并实施的《特许经营法》明确区分了传统授权与特许经营的法律体系,其中特许经营作为品牌持有者在马来西亚日益兴起的一种动态且快速增长的商业模式。作为创业精神与成熟商业系统的结合体,特许经营尤其受到中小企业、有志创业者以及寻求区域扩展的国际品牌的青睐。然而,这种优势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与规范要求。
市场概况
在过去的这些年,马来西亚的特许经营行业取得了显著增长。凭借经济多元化发展、中产阶级壮大以及消费者支出能力的提升,该国为特许经营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根据马来西亚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KPDN,前主管部门)的最新统计,目前马来西亚已有超过1,000个注册的特许经营品牌,涵盖食品与饮料(F&B)、教育、零售、健康与养生及服务等多个领域。如今,特许经营注册事务已移交至企业发展与合作社部(KUSKOP)管理。
据目前统计,餐饮行业仍是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特许经营领域。政府也不断强调,在正式对外宣传和推广任何特许经营业务前,必须依法进行商业模式的注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某一商业关系被标示为“授权”,若其实际运作符合特许经营的定义,在未注册的情况下仍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特许经营,品牌持有者或将面临《1998年特许经营法》下的法律责任。
马来西亚的特许经营法律框架
马来西亚拥有东南亚地区最为完善的特许经营法律体系之一。《1998年特许经营法》(分别于2012年和2020年修订)对特许经营业务的注册、监管与执行进行了系统规范。该法律的关键要求包括:
- 持有特许人(Franchisor)与受许人(Franchisee)均须向特许经营注册处登记注册;
- 提供正式的《特许经营协议》和《特许经营信息披露文件》(FDD);
- 潜在受许人在签约前应享有至少七天的冷静期以审阅协议;
- 本土受许人必须接受特许人的培训与支持。
此法律体系为特许经营双方提供了极高透明度与法律保障。
马来西亚特许经营业务的增长机遇
以下几个因素使马来西亚成为特许经营拓展的战略市场:
- 地理位置优势: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核心地带,是通往区域市场的跳板;
- 多元文化人口结构: 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其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口味与偏好多样;
- 政府支持政策: 马来西亚政府通过国家企业有限公司(PERNAS)等机构提供补助金、培训项目和激励措施,积极推动特许经营的发展。
NBS现已开拓特许经营相关业务,为企业与品牌持有者提供有关马来西亚特许经营注册的初步咨询服务,包括准备和撰写必要文件,同时协助潜在特许人评估将现有授权关系转换为更具法律保障的特许经营关系的可行性。